2)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宝贝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知道北方劳动人民如何在不用注浆胎的情况下也能烧出大缸来。

  原来是往陶泥里边加入了极细的麻絮作为添加剂,这样就能够制作出有足够强度的大陶泥片,然后围成缸体的底部,修整之后点燃一捆稻草放进去烧,让胚体迅速干结,接着造上一层。

  如此一层层加上去,最后变成大缸的胚体。

  之后涂抹定妆土,上粗釉,入窑烧成成品。

  整个过程,造胚工匠不用尺子,不用任何工具,尺寸就是一双手的各个部位和脚步,剩下的全靠经验,造出的瓷缸一个个大小标准几乎完全一致,手艺之精,让苏油叹为观止。

  两个陶工配合,一天只能能够做出二十个大缸的胚体,一个大缸能够装一千斤水。

  这也是目前大宋手工所能达到的极限。

  苏油笑道:“恭喜冯掌柜,你这大缸的生意,接下来就要销售火爆了。”

  冯行首笑道:“刚刚让使相爷见笑了,寻常家中的水缸也要不得这么大。不过承你吉言,前些日子才接了一笔肥乡的生意,竟然一口气要了三十口这样的大缸,最近又送来了图样,这回是小口的,要一百口呢。”

  苏油也没有告诉他这些缸就是自己订的,拱手道:“要不了多久,你这缸还得卖到大名呢!”

  ……

  考察完磁州窑务,苏油开始前往这次巡察的目的地——邯郸。

  柴油机船到了磁州就没法继续了,苏油一行换成了小船,沿着滏阳河继续前进。

  一路行来,苏油对如何发展河北四路,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

  河北四路就是一片宝地,不说别的,就拿被瓷工们用作黑釉料的花斑石来说,其实根本都不用如此加工。

  花斑石又称“五色文石”,文理斑斓,色若玛瑙,是顶级的装饰石材。

  其中河北大名府的花斑石,“其鲜艳如芙蓉,其滑泽若涂脂,履之如踏坚冰。”

  而徐州的花斑石则如竹叶,又称“竹叶花斑”。

  元代的大都皇宫,用的就是这种石材铺地。

  到明清改用金砖,不是因为皇帝们不想用,而是因为这种石材价格腾贵,连皇家都担不起这份奢侈。

  明皇宫里都只有奉天殿、皇极殿才能使用。

  到清代只有乾清、坤宁、寿宁、北海瀛台这些地方,还有部分装饰。

  石材需要打磨到一定的光滑程度,才能展现出纹理之美,现在的宋人,还只是将这种石材磨浆,作为釉料使用。

  其实以现在的理工技术,完全可以将之切成方块,一面抛光,做成高档的装饰材料。

  除了加工能力,还有眼光和思路问题。

  好比如今京师流行的朱砂画,创始于大苏,这娃用红色的朱砂当做墨汁画竹子,产生了一种新奇的审美体验。

  可是在大苏之前,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就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绿色的竹子可以用红色的朱砂来画。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