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平倭(二)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汉城也罢,那都是修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城池了,总不可能近期突然加固到重炮打不动的地步。

  既然打得动,日军就算看到了差距又能如何?没准还更绝望呢。不过说到底李如松才是主帅,戚金虽然有些不满意,也只能照办。

  在整个炮击暂时结束必须冷却炮身之际,李如松下令全军出击登城。此次出击有些新局面,明军将辽东地方原本已经淘汰的火龙箭、一窝蜂、飞镰箭、百虎齐奔等花样百出的集束火箭都拿了出来,毫不吝啬的乱放乱用,籍此掩护进攻——不过怎么看都感觉是在清理库存。

  各门日军则集中铁炮射杀攀城明军,滚木、礌石、焙烙玉纷纷砸下,攀城云梯时不时便被煤油焚烧。此时战斗异常激烈,明军炮机虽然震天撼地,但到了此时依然难以登城,多有死伤。

  持续进攻无功之后,明军阵脚动摇,开始向后退却。七星门的右军马栋连声叫骂,号令进军,也难以阻止明军后退。其实马栋知道问题出在哪,问题就出在不是高务实统兵而李如松又事先严令不准抢夺人头,因此士卒大都不愿死战效命。

  为何李如松不准抢人头就会导致士卒不愿死战,而高务实统兵就不会?因为高务实统兵最重公平,有一套严格的集体功计量标准和奖惩措施,并且还有高家家丁专门监督执行,实际上承担了核算工作。然而这些,李如松或者说李家军却是没有的。

  虽然在制度上没法复制高务实,但李家军也有李家军的老办法,如果单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倒也算是行之有效。

  就如同此刻,李如松见状便亲领其堂弟李如梧、部将方时春率轻骑两百围城巡视,见士气低迷不振,他亲手怒斩数名逃兵,振臂高呼:“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并亲做登城之状鼓舞军心。

  命令传遍各门,明军士气应声大振,不仅迅速稳住阵脚,而且前赴后继、冒死攻城。

  不久,杨元于七星门带头登城被日军铁炮击伤,部将丁景禄为掩护杨元,身中数发铁炮阵亡,马栋急令救治,并催督所部全力攻城。

  李如柏于普通门遭铁炮射击头部,幸而他当时正在奋战,整个人动作很快,结果仅头盔被射飞,而李芳春也带了伤,被射穿右膊。

  李如松亲率的督战队也遭到了袭击,堂弟李如梧最先被铁炮射穿左臂,但他咬咬牙自己随手扯了块死尸身上的破布绑了,坚持不肯退后治伤;

  方时春被一枚不知从哪砸来的焙烙玉烧伤背部,若不是身边亲信扑灭及时,自己一人很难脱掉盔甲的他没准会被活活烧死烫死;

  甚至李如松自己都没能幸免,他也在四处督战之时遭日军连段射击,被射杀了战马,自己也被掀翻在地,幸好他战场经验丰富,急忙躲避日军铁炮队随后的射击,不顾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