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望长安(一)_北齐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不好,昔日六镇“起义”的乱象说不得就会再次重演,高纬不想在史书上被记成昏聩之君。

  一系列的变革下来,高纬自以为对于全国上上下下,已经达到了前人未有的掌控,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

  高思好藏兵数量超过高纬的预测,而高纬之前根本不知道详细的底细。

  连厘定户籍都被人做了手脚,欺瞒了过去,没有人帮着他捣鬼?——谁信!?

  北疆,六镇势力密集,不是他们中某些人帮着高思好,又会谁有如此手眼通天之能?高思好养那么多人,他那里来的供给,那里来的本钱?

  黄昏过后,大军仍在行进,还有十里地便到肆州。

  哨骑来报,肆州刺史以下文武官员在城外五里的地方等着恭迎圣驾。

  高纬看着远处绵延的山势,逐渐开阔的荒原,昏暗的天光之下,军队如一条沉默爬动的长龙。半晌,冷笑一声:“……装了那么久死虎,朕还真就差点把你们当成了病猫。”

  “……”高纬这回是真的有些郁闷了,开始闭目养神,忽然他眼皮动了动,想道:“……看来战争确实要速战速决,拖延日久,鬼知道会生出什么变故,还有更加要紧的事情要做!那个阿史那玷厥……不过是个废物,届时若是佗钵想要,就给他好了,也算是我朝和谈的‘诚意’……”

  战争不过是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争端和利益争端的形式而已,同样,它可以暂时转接国内的矛盾,高纬现在就要利用这场战争,将各部势力吞并。高纬大义在手,可以从容插手,加快各部的南迁、汉化过程。

  南北朝时期是民族融合的巅峰时期,主要就是汉人胡化,或者胡人汉化。胡人汉化对于国家的稳固是绝对有利的,无形之中解除了民族矛盾,但推行汉化不是那么简单的。想要将胡汉融合,必须要打乱他们,分散他们,使各族先混居,慢慢接受汉文化,待到民族之间的文化磨合的差不多,民族隔阂渐渐消失,才算得上成功。关键在于统治者在政策上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就会矛盾纠纷不断。

  北朝的问题在于鲜卑人的地位高于汉人,鲜卑人打仗,汉人生产,呈现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不利于王朝发展。而北齐鲜卑人实在太多了,两千多万人口,鲜卑人超过三分之一。

  高纬继承了这个国家,屁股决定脑袋,他不能自下而上去推翻它,而是自上而下去改变它,这注定了高纬不能采取过激的政策,于是只能温水煮青蛙了。

  这一盘大棋,一个步骤都不能错!推动着他打这一场战争的并不是突厥的劫掠,而是北镇几十万的各族人丁,利用战争,加强各部对朝廷中枢的依赖,让朝廷名正言顺的接管各部的管理权,这就是高纬真正想要的!因此这场战争不能打的旷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