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九章宰相亦有差距_北齐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

  没钱你凭什么让人家为了你的江山去死?

  想到这里,高纬伤脑筋地询问:“卿家什么良策呢?”

  “臣愚钝,虽然没有这个本事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但臣有信心为朝廷减小这个负担。”虞庆则神采奕奕,“臣以为,朝廷应该裁军,留其精锐,并加大边镇的人口迁入,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如此,能使物资钱粮朝着各镇集中,为朝廷控制军资物资提供便利。”

  “臣还敢断言,如果朝廷的边镇都能这么做,给臣二十年时间,臣就能逐步让燕北各镇做到自给自足,有了钱,朝廷就更有余力去拉拢草原各部,从吃穿用度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积年累月下来,他们必然会对大齐产生归属感,真正成为大齐的子民!”

  高纬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虞庆则画的饼又大又圆,看起来操作性也很强,这个建议那里都好,就是太费钱了。

  别的不说,就前面一条,加大边镇的人口迁入,鼓励农桑和手工业生产,这当然可以让边塞富裕起来,但前期投入也是巨大的,光怀朔一地,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物资和人力才能将这些地方开发出来,高纬的运河也才完成了三分之一,脱离了漕运搞陆地运输靡费更是不知凡几。

  等把这些事摆平,也是二三十年以后了,天下还要不要统一了?

  高纬心里默默地给虞庆则评了个“良”,并当即表示虞爱卿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大齐有虞爱卿这样的贤臣,实在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但朕觉得爱卿还可以多磨练一下,先给个刺史,都督的人选朕自有安排,到了任上,多跟人家老同志学习学习,等朕一统天下了,马上给爱卿转正!

  虞庆则听完,虽然略有失落,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亏什么,也就安心接受了任命。

  高纬又转头询问了高颎山东灾害目前的情况,高颎不敢隐瞒,直言地方官僚和豪族勾结,欺上瞒下,侵占田土,贪污之风严重,并颇为愤慨地说道:

  “还有人找关系,递话到臣这里,要臣手下留情,朝廷对他们如此优待,换来了什么?他们如果有半点为朝廷尽忠的心意,也该响应号召,和朝廷一起渡过难关!”

  “总有人,把朝廷当成了和尚庙里有求必应的泥塑菩萨,天下兴亡于己无关,享受了朝廷那么多的优待却不肯拿出一点点的积蓄回馈朝廷。”

  “臣现在就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如果不肯为国家尽忠,就把这些年收到的优待全都吐出来!臣不怕陛下笑话,臣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一副留给自己,剩下九十九个留给这些无耻忘八!”

  高纬好生安抚了宰相一番,吩咐他注意身体,好生歇息,见天已大亮,就准备摆驾回宫。

  路上,高纬问李德林对于右相施政方略的看法。

  李德林犹豫了一下,表示右相性格刚烈,施政太过激进,但话还没说到一半,见皇帝佯装不快地撇过头去,马上又说,不过法令不能轻易更改,还是让右相再干一段时间,观察后效。

  高纬心中无奈叹气,这就是李德林和高颎之间的差距了。

  身为中枢重臣,哪怕他把自己包装成道德完人,一个立场不坚定的宰相最终也是要被各方抛弃的。

  李德林虽然有才华,对很多事情也有独到见解,但立场过于摇摆,上不能取信高纬,下不能庇护身后的河北世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

  而高颎则不一样,从头到尾立场分明,做为一个宰相,能够坚守政治原则,不肯对皇帝溜须拍马,这可以称得上是有政治道德,上任不到数月,就干出颇多政绩,官场上下为之肃清,这当然称得上有能力,这样一个有能力有道德的宰相,可遇不可求。

  相比国家大事上高颎给他的助力,两人日常交流产生的矛盾就是毛毛雨了。

  亏得河北世家一直暗暗发力准备找人接替高颎,可他们支持的李德林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比高颎稍稍逊色一些,这可不能怪高纬偏心关中党了,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

  高纬这般想着。

  一个青衣内侍急匆匆过来,在高纬耳边说了些什么,高纬的脸色登时就变得十分古怪,“你说……陈顼他死了?”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