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七章:一别永远_寻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哈哈一笑,挥了挥手,不以为意:“本来也没有作太大的指望。这不是你找上我们,说要去尽人事,听天命吗?得,先在啥也别说了,准备打吧。刘兄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没什么打算,回胶州家里,种地去,等我一路到家的时候,麦子也要抽穗子了,正是一年里最关键的时刻。农官说今年的雨水恐怕是有些不足的,得保证灌溉。”刘三通道。“家里就一个婆娘外带几个没成年的娃娃,可不敢回去晚了。”

  “不是有义兴社能帮忙的吗?”郑士富牵着马,与刘三通并肩走着。

  “有是有,可是山东那边您也知道,男人少,妇孺老弱多,家家户户都需要义兴社帮着呢!像我这样家里有壮劳力的人,能不麻烦人,便不麻烦人吧!”刘三通道。

  壮丁不足,老弱偏多,是整个山东行省现在最大的问题。虽然义兴社进入之后,大力开始组织各地成立互助组,但终究还是粥少僧多。

  在春耕的时候,便出现了不少的矛盾,春耕时间不等人,谁先谁后,光协调问题,就能让官府的一个脑袋两个大。

  也就是章循就任同东行省总督之后,仗着自己来头大,面子足,让驻扎在山东行省的左骁卫支援了大量的士兵帮助地方疏通修建水利灌溉系统,才总算是在春耕之季,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随着战事展开,左骁卫开拔之后,壮丁不足的问题,就愈发的严重起来了。

  “都是朱友贞那个混帐作得孽哦!”郑士富有些气愤地道。当年平卢之战时,因为种种原因,阻碍了唐军迅速拿下整个平卢,得以让朱友贞在平贞大肆掳掠,大量的壮丁就是那个时候被弄走的,然后在持续不间断的战争之中,这些壮丁有的死了,有的则被裹协着去了其它地方,整个山东行省,短时间内肯定是回不过来气的。章循给中枢的信中便直言,如果没有大量壮丁回流的话,整个山东行省恐怕要十年之功,才能回复兴盛。

  这就是一代人了。

  “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一侧另一个士兵插言道:“三下五除二,干掉了伪梁就好了。这样,所有人殾有过上好日子了。”

  “当然!”郑士富翻身上马,道:“伪梁不过跳梁小丑耳,这一次我们数十万大军数面围攻,他们蹦哒不了几天了。等到天下太平了,我也回去做一个农夫,说起来我家里分的田地再加上我的永业田,上百亩呢!”

  “郑校尉你说笑了,你努把力,可是能当将军的。”一个士兵道。

  “隔将军远着呢!还差着三级呢!”郑士富呵呵笑着,“越往上可就越难罗,没有立下大功,很难再往上走的。怎么?你们还想当上将军?”

  大唐军制,除了极少数的特殊的部门之外以及一些技术兵种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