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七章:前奏_寻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义兴社开始了在易州的秘密活动,直到彻底推翻了节度使王沣的统治,将易州归入到了武威节度使,现在的大唐宰相李泽的统治之下。

  那个时候,三十岁出头的崔大郎又加入到了军队之中。

  也就是那一年,他终于找到了老婆。

  几年南征北战,许多与崔大郎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倒在了战场之上,他却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做到了哨官。

  不过他加入军队的时候,年纪终是大了一些。当新的兵役制度出来之后,崔大郎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得不就此退出军队。

  而这几年,他的家庭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终于不用再辛苦的劳作了,只需要在家里养养鸡鸭,种种菜园子就好。他们家里有了一百多亩上好的土地。二郎也娶了妻,整个崔家开枝散叶,第三代都有了四个。

  也就是这个时候,朝廷又发出了拓边令。

  崔大郎将易州的家业,都给了二郎,然后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到了平州。在这里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又拥有了比在易州之时更大的家业。

  但是,张仲武又要来了。

  这让崔大郎很愤怒。

  做为一名长期生活在边关的人,而且是一名义兴社员,还是曾经的一名军人,他对于对面的那些人是很关注的。相比起辽王统治下的百姓,崔大郎觉得自己简直太幸福了。

  他可不想再回到过去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里。

  同样的,他也不想自己的同胞活在那种日子里。

  作为一名义兴社员,长年在义兴社的教育之下,不知不觉之间,崔大郎已经滋生出了一种匡扶天下的志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为生民,开太平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

  虽然他退役了,成为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义兴社社员的身份,却一直伴随着他。即便是在这样的边地,义兴社仍然是朝廷统治边地的一个最有力的武器。每一个月,所有的义兴社员们都会举行一次集会,由上面派来的人组织他们进行学习。

  所以这一次的大撤退,崔大郎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在这间坞堡之中,同样拥有义兴社员身份的人,还有九个。

  随着大唐朝廷愈来愈强大,加入义兴社成为其中一员是愈来愈困难了。不经过严厉的考核和长达二年的考察期,根本就不可能加入。

  这一次的大撤退,是为了接下来更有效的进行反击,是为了彻底地解决张仲武这个脑后头长有反骨的叛贼。对于上层的说法,崔大郎深信不疑。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深信,自己的牺牲将会换来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家人未来更好的生活。

  早上的风很凉爽,赤着胳膊的崔大郎很享受清晨的那种带着淡淡甜味的空气。往昔,这个时候,正是他或牵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