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两老相争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得已经非常好。”

  冯师傅说完,一手伸向作品的一头。

  而另一头,居然有人已经放手在上面,冯师傅一看,居然是自己的老伙计,也两眼发光一样,死死盯着这幅作品。

  “喂!松开你的爪子,这是小胡给我。”

  “屁!小胡什么时候给你?死不要脸的。这纸和墨都是我的,小胡要送,也是送给我。”章左马上撕破脸皮。

  说完,两人不约而同看向胡杨,让他做决定,给谁。

  胡杨很无语,一会开口:“要不,这幅就给冯师傅吧!《寒食帖》一共两首诗,另一首,我一会作出来,章老爷子要是不嫌弃,那就送您。”

  这算是一碗水端平,但冯师傅有点郁闷,一幅作品,分成两半,谁都会有点不痛快。但胡杨这么说,也没办法,只能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再请小胡帮忙动动笔。

  章左顿时眉开眼笑,松开那幅作品的手:“行,既然小胡这么说,这幅就让给你这老家伙,便宜你了。”

  接着,他夸奖之词毫不吝啬。

  “小胡,你这书法绝了。依我看,现在国内外,能把苏轼的作品临摹到这程度,不会超过三个人。你……”

  这回,大家才知道,章左才是最会夸人的人。

  冯师傅瞪了他一眼,暗想:要不是我带小胡来你这,你能找到两件刘墉的作品?你能有机会得到小胡的书法?

  歇了一会,胡杨继续动笔,开始将第二首诗词挥墨出来。

  不得不说,毛笔写字不大方便,一百多字,如果是钢笔写字,也就那么一会。但用毛笔,就有点费神了,还有点费力。

  要是写个一两千字,岂不是手腕都要肿了?

  “我怎么感觉,小胡写的,比我们看到的《寒食帖》还要好?”冯师傅说道。

  《寒食帖》,他也是近距离观摩、欣赏过,确实很了不起,但总感觉和小胡写的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似乎比小胡写的少了点神韵,多了几分呆板。

  章左听了,忍不住翻白眼:“真正的《寒食帖》,你就没有见过。我也没见过,之前,我跟你去看的,只是一幅复制品罢了,当然会显得有点呆板。”

  说起来,《寒食帖》的命运也很坎坷,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清朝的时候,这幅作品被藏到了圆明园里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差点就毁掉这幅千年国宝。

  《寒食帖》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然后又遇到了火灾,留下了火灼的痕迹。

  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然后高价卖给了日本人——菊池惺堂。

  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

  二战之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暗中打探国宝《寒食帖》的消息,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千年国宝才重回祖国,收藏到台岛省博物馆。

  事后,就弄出了十幅复制品,用于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以及展览。

  所以,大家看到的作品,均不是真迹。真迹不可能随便拿出来展览,一个不小心损坏了一点,都是罪过。

  “这样吗?我说,难怪。”

  也就是说,胡杨这作品,就比当时花大精力弄出来的复制品还要好。

  两老心满意足,各自拿到了一幅作品。他们打算,迟一点找最好的装裱师,将作品装裱起来。

  章左这回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那些古纸分成两半,给胡杨递过去:“小胡,这些你拿着。近段时间,我也会打听一下其他古纸的下落,到时候再均你一点。”

  “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章老爷子了。”

  “客气!我们都是练书法的人,同一路人,以后要多多联络,多多交流。”章左说道。

  胡杨点头:“求之不得!正好,还要跟你们这些老前辈多多请教。”

  冯师傅做东,请大家去吃一顿。饭后,已经是晚上六七点,胡杨也就提出告辞。这次出来,收获还可以,不仅拿到了一方精品端砚,还得到了一批古纸,暂时够他省点用一段时间了。

  胡杨先把华仔送回家,然后自己回到他的那套楼,没有回别墅那边。不过,他还是打了个电话回去,询问医院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