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动的方馆长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

  两人很快来到文物修复区,看到了胡杨等人。陈老还在仔细做鉴定,脸上满是兴奋。一旁的胡杨显得有点无聊,没人搭理。

  方馆长一来就夸:“小胡,干得好。”

  胡杨略显尴尬,这件宝物,他本来想要顺走的,只是迫于无奈,没得逞。现在听到物主的夸奖,有那么点不好意思。

  “我这不是误打误撞吗?而且,是不是宝物,还不好说呢!”

  方馆长不信这鬼话,以你的能力,会鉴别不出是不是宝物?这是藏拙给谁看?

  不过,他对胡杨也多了一分警惕,刚才还提醒叶欣,以后这家伙来他们博物馆,不能让他带走一片碎片,这小子眼睛太毒了。

  “实力发现也好,误打误撞也好,总之也得感谢你。嗯!我会让人给你送锦旗的,奖金相信你也不需要。”方馆长难得开玩笑。

  直播间的观众,听了方馆长的话,以及看到胡杨那郁闷的表情,顿时直乐:好玩!感情方馆长也是顽梗的人。

  “小方,你来看看,是不是柴窑瓷器。”陈老听到方馆长的话,才注意到他的到来,马上高兴地招呼道。

  柴窑是周世宗柴荣于五代周显德初年所烧,出自当时的北地河南郑州,但至今未发现实物和遗址。

  周世宗的王朝存世时间很短,他上位之后,才五年时间,国家就灭亡了。

  所以,柴窑存在的时间也非常短,这是柴窑至今是个谜的最重要原因。

  方馆长就专门做过相关的研究,他认为,要找遗址什么的,恐怕不怎么可能,估计早就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的柴窑声名贯耳,在宋代中期就已经片瓦难求,若有遗址,必定会传承至宋代,之后代代相传也就无从考证了。

  胡杨一直有个疑问,在这个时候,也就忍不住询问:“听说,汝窑继承了柴窑的工艺,这个说法可靠吗?它们都是天青色的,感觉有点道理。”

  陈老立即微笑解释:“我和小方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柴窑失传得太快,有两种可能。

  一、柴窑的工匠们在周世宗去世后,忠于其政权而不再烧造,窑口解散,技术不外传。

  二、柴窑的关键技术只有周世宗本人掌握,之后随之失传。其后,原来柴窑的工匠利用柴窑的技术摸索发展出了汝窑。因此,汝窑相当于继承了柴窑的一些特点。”

  但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现在没有人说得清楚。

  方馆长先从颜色上分析,“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是周世宗对柴窑的要求,意思就是必须以雨过天晴之时,白云散开露出的天蓝色为标准。

  那么,胎体薄,颜色方面,都符合传闻中的柴窑瓷器。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但底部大多粗黄土色。这些都是历史上对柴窑瓷器的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