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钟表收藏家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一枚钟表,影响它的价值的因素有很多。”

  就拿挂钟来说,不同材质的老挂钟产品价格不尽相同,而且各类产品的报价也是不尽相同,尤其是老挂钟,市场报价非常高,例如一款进口北美端木的老挂钟显得十分有质感,立体生动同时又富有层次感,挂钟工艺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市场报价在万元左右。

  而国产的而言,红木挂钟被认为是经典设计之一,红木挂中等工艺讲究,古色古韵,展现出高端大气的风格,而且此类挂钟产品也是有着时光所淬炼出来的优雅迷情,吸引了很多收藏挂钟爱好者的关注。

  抛开制作的材料,还有一个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工艺。

  挂钟被认为是工艺品的传承,同时它能够集结了众多不同的工艺设计。工艺难度越高,越精密的,自然越值钱。

  那主人家听到胡杨这么评论,没有什么不喜,甚至连尴尬的表情都没有,好像自己刚才说的话一点不打脸一样。

  “哈哈!小哥好眼光。国产的肯定没有西洋的钟表好。”

  得!是个厚脸皮的。

  “也不能这么说,但钟表这玩意本身就是西方先弄出来的,没有人家的好,倒也没什么可气馁的。事实上,西洋钟表在明朝就已经出现,清朝几位皇帝还是钟表的狂热粉丝。”胡杨跟大家说道。

  根据记载,西洋钟表最初传入中国是在明朝后期,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两只“自鸣钟“进献给了明神宗。这是紫禁城之中最早的钟表,从此以后,西洋传教士以钟表为工具,和中国上流社会的皇亲贵胄结交。

  在清朝,西洋钟表在中国的早期普及,和清朝皇帝们的关注和兴趣密切相关。康熙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后来还在宫中设置了专门的钟表作坊,邀请西洋的技师维修和仿制这些钟表。

  雍正、乾隆、嘉庆三位皇帝继承了康熙对钟表收集的痴迷,收集的钟表数量增多、品种各异。

  他们甚至定下了“随侍钟表“这个概念,在皇帝活动的天坛、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都放置了钟表,乾隆出巡之时,甚至要带上数枚钟表。

  “所以,在当时,钟表在中国不是什么稀奇玩意,钟表在中国的发展也很早。甚至说,当时世界上最珍贵的钟表几乎都在中国。”

  大家一听,差点笑尿。

  尼玛!这要是让西方人知道,会是怎样的感想?

  但大家也很好理解胡哥的话,毕竟当时中国的皇帝感兴趣,要弄肯定是弄最好的,集一国之力,试问其他国家怎么玩?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清朝的几位皇帝,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家。你们以后有机会看到乾隆他们的收藏,就知道什么才是奢华至极的钟表。”

  说完,胡杨还是叹了口气:“乾隆这些皇帝,对西洋的东西好像都有兴趣,但他娘的全为了享乐,人家的其他技术要是学会一成,哪怕只有半成,也不至于清朝末年这么狼狈。”

  好吧!直播间的观众又开始骂娘了。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