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八章 成化青花毛笔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你那句话是真的?万一又是一件不值钱的仿品,吃亏的还是自己。

  但确实让人忍俊不禁,真的时候你不敢跟,假的就跟着枪。

  “皇宫里面的笔?”徐宏很惊讶,皇宫的宝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泛滥的?这几天遇到了不少吧?

  胡杨点头:“这是一件成化年间的青花毛笔,从这款识来看,我认为是皇宫的东西。当然,皇帝不会经常用这么大的毛笔,所以这只能算是他的珍玩,并不常用。”

  他告诉大家,明朝遗留下来的青花瓷杆毛笔并不算很罕见,毕竟那时候青花瓷大量生产,高度发达的一个时代。

  不过,皇帝的御笔,那就很少见。

  胡杨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珍藏在大英博物馆的那支明万历青花瓷毛笔。

  万历一朝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经济社会有所发展,瓷器产量剧增,青花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万历青花出现了许多新的器物,如文房用具,文房不再局限于材质,出现了瓷质毛笔,不仅愈显精美,同时也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那一支,就是一例,它是万历皇帝的宫廷御用之物,专供万历皇帝在闲暇之时进行赏玩。

  据说,那件明代万历青花毛笔原本珍藏于清宫内的建福宫,在民国初年被太监偷带出宫,上世纪20年代英国的大维德爵士在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店铺内看到了这支青花毛笔,于是被大维德爵士收入囊中,在大维德爵士去世后永久入藏大英博物馆。

  这种,不算是掠夺走的,大家没什么好说的。

  实际上,清王朝崩塌的那段日子,宫廷大量的文玩珍宝流到民间。因此,现在民间也能经常看到旧时皇宫的物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仅仅是太监、宫女之类带出来的,更多的还是皇室成员,比如末代皇帝带出来的。为了维持他们高质量的生活,只好逐渐将那些珍宝大量转手。

  除了明代万历青花毛笔,胡杨还知道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明成化五彩瓷毛笔。这个博物馆,收藏了非常多的中国宝物,虽然说有一部分是正规渠道收录进去的,但大部分的宝物是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

  伴随着御用的瓷质毛笔出现后,明代景德镇官窑还烧造了笔架、笔舔、笔洗、笔筒、砚台等文房用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

  而这些,在清朝史官眼中,就变成了万历皇帝骄奢淫逸生活的历史证据。

  不得不说,这很可笑。清朝的时候,景德镇专门为皇帝烧了多少不计成本的瓷器?这怎么就不说乾隆、雍正这群人骄奢淫逸?

  说到底,历史就是个任由当政者摆布的小姑娘。

  “这一件,我自己留着把玩。”胡杨笑道。

  这种宝笔,就连博物馆想要珍藏一两件都千难万难,胡杨当然不会转让出去,不是多少钱的问题。

  徐宏等人心想:这要是让刚才陈水圆知道,还不得气个半死?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