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初露头角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人意料地,裴承毅没有将这些兵力投入到阿瓦士,也没有用来巩固乌斯吉德苏莱曼与哈夫特盖勒的防御,而是将2个山地步兵营分别投向了胡齐斯坦省最北端的塔莱赞格与胡齐斯坦省东面恰哈巴亚里山口中的伏赫德兹。第3个山地步兵营被留在了巴士拉附近,作为战役预备队。

  很大胆,也很疯狂的军事部署。

  走出这一步,裴承毅的“意图”也非常明显了。

  控制了北面与东面两条进入胡齐斯坦省地公路要道,除非伊朗军队冒着被美国舰队打击的风险从沿海地区前往胡齐斯坦省,不然进入胡齐斯坦省地近30万伊朗军队将成为瓮中之鳖。

  问题也出在了这里,仅仅依靠2个步兵营就能守住两座山口吗?

  争论达到了顶点,游鸿君代表的“红军”坚决认为美军依靠2个山地步兵营不可能守住2山口,挡住数万伊朗军队。

  彭茂邦与潘云生没有“主观臆断”,而是让裴承毅拿出依据。

  “首先是地形地貌。”裴承毅很有条理,没有自乱分寸。“塔莱赞格与伏赫德兹都处于高原河谷之中,通往胡齐斯坦省腹地地公路建在山崖上,通行状况很不理想。美军的主要目地是切断伊朗军队进出胡齐斯坦省的地面通道。

  别说派出2个山地步兵营,就算派出几支小规模的特种部队,都能炸垮道路两旁的山崖,导致通行中断。在两地部署山地步兵营的主要目的是为后期围歼伊朗地面部队打下基础。”

  围歼伊朗地面部队?

  彭茂邦淡淡一笑,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主要打击力量不是地面部队,而是空中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