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时过境迁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宪都会把他当作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按照最简单的斗争原则,林啸雷与章忠宪肯定会联手除掉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再决高低。裴承毅主动离开总参谋部,让林啸雷与章忠宪失去了共同“敌人”也就没有必要对付裴承毅,从而使两人的矛盾迅速激化。

  不管两人谁笑到最后,都会因为过于露白被王元庆冷落。

  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裴承毅的猜测。他在国防大学深造的时候,林啸雷与章忠宪首先在刃刃年的军费预算上产生矛盾。虽然只是毖的差距。但是军费预算是次要问题,主要还是谁来主导共和国军事建设。从此林啸雷与章忠宪的矛盾浮上水面。就算两人没有私心,争夺军费是为了本军种的未来发展,可是仅此一件事情就能决定两人的地位,从而决定未来总参谋长人选。

  最终的结果很出人意料。

  王元庆先是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赶在换届前完成了第二次军事改革的最后一项工作,即对总参谋部的指挥机制进行全面调整,最后把彭茂邦请回首都,由彰茂邦出面给项铤辉做工作,让项铤辉留了下来。

  也就是说,林啸雷与章忠宪你争我夺,最终便宜了项铤辉!

  这个结果,连裴承毅都没考虑到。

  事后,裴承毅不得不承认,项铤辉在这件事上耍了小心眼。支走裴承毅,引发林啸雷与章忠宪之间的矛盾,项铤辉成为最大收益人。也就是说,项铤辉的根本目的不是让裴承毅避开军内斗争,而是让自己获得继任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项铤辉摆了裴承毅一道,而且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拖了裴承毅的后腿。

  当时,裴承毅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直到溺年初,也就是裴承毅完成2年培学业,准备离开国防大学的时候,与王元庆的一次会谈才让他回心转意。当时,王元庆以共和国军队统帅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期将官培班结业典礼,亲手为包括裴承毅在内的数十名少壮派将领佩带上崭新的肩章,还参加了当天晚上举行的毕业宴会。王元庆在宴会中单”小了裴承毅,向数位指挥讨数场战争的少壮派领军人物羔旧打手共和国的情况。在与王元庆谈话的时候裴承毅才了解到,项铤辉早就想离开总参谋部了,没有走成,不是他不想走,而是被王元庆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针对印度的大规模战争即将爆发,整个作战计戈都是在项铤辉的主持下完成的,如果在此时更换总参谋长,不管是林啸雷还是章忠宪,都不可能像项铤辉那样,完全遵照元首的意思指挥作战行动。也就不是最优秀的战时军事统帅。

  项铤辉很重要,裴承毅也很重要。因为裴承毅是作战计戈打手的具体制订者。

  王元庆单独找裴承毅谈话,不但消除了幕承毅对项铤辉的猜

  请收藏:https://m.81we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